二百六十、房地产、大基建_娘子,请息怒
时镜小说网 > 娘子,请息怒 > 二百六十、房地产、大基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二百六十、房地产、大基建

  第261章房地产大基建

  九月二十一。

  大地色调逐渐由绿转黄,秋意愈浓。

  蔡州城南二十里,霞溪村。

  归家休假的武同和李骡子扯了绳尺丈量院子长宽。

  去年雨季,武同随郑乙的神锐军前往桐山时,家中堂屋塌了半边。

  后来武同被俘,被关了几个月,完成改造加入镇淮军。

  如今,攒了大半年饷银后,终于决定在冬季来临前重修老宅。

  懂些营造的李骡子按武同的要求,在木板上画出大概图纸,随后抬头道:“兄弟,你真要将堂屋盖两层?”

  “嘿,骡子哥,我听白队和宝喜讲,鹭留圩家家都是两层,他们能住,咱凭甚住不得?爹娘一辈子没享过福了,如今有了积蓄,我想让他们也住一回好屋.”

  武同不好意思的为自己的‘铺张’行为解释了一番。

  李骡子笑笑,道:“咱自然也住得。不过,以你说的那般堂屋起两层,再修配房,若不自己烧砖的话,便是不算人工,七八十贯也打不住,你手里有多少钱?”

  武同和李骡子是过命交情,自不隐瞒,实话实说道:“去年,都统大人为谢我爹一饭招待,赏了我二十两。这次出征每人赏了五贯,我因作战奋勇,又得十贯赏赐,再有半年多攒下的六贯饷银”

  镇淮军晚上有夜校,虽学不来写诗填词,但识上几百大字、算个加减还是行的。

  武同默算一阵,道:“共有四十来贯.”

  “那还差个三四十贯哩。”李骡子稍微一忖,道:“我手里有,明日我给你带来四十贯,你先用着。”

  “骡子哥,你家宅子也该重修了,这钱你留着自己用吧。我有法子.”

  武同虽感动李骡子仗义,却还是婉拒道.骡子哥参军不成,如今连个正经营生都没有,去年跟着桐山来的蔡三娘子做过向导,前几个月又跑去外地不知做了甚活计,总之没个稳定收入,全赖李家嫂嫂在都统大人府上做工攒下些钱财。

  李骡子大约是猜到了武同所想,只笑笑也不解释,却问道:“你能有甚法子?”

  “骡子哥没听说四大行推出的‘将士家园贷’么?”

  “哦?未曾留意,家园贷是个甚?”

  “嘿嘿,四大行专门提供给将士们的贷款。”

  “甚是贷款?”

  “呃”这倒是问住武同了,他也是从上官白毛鼠口中得知的,武同详细了解后觉得这贷款好,但怎么解释却一时形容不出来,只勉强找了个相近的词汇道:“贷款,有些像借印子钱。”

  “糊涂!”

  李骡子一听却不淡定了,斥道:“印子钱是能借的么?当初你祖上那十亩水田是怎没的?还不是借了那李癞子的印子钱,被他利滚利占了你家祖田?沾上印子钱,不死也得扒层皮!你就别乱想主意了,缺钱我给你.”

  “不是,不是。”

  武同连忙摆手道:“骡子哥,这四大行.是令人办的钱庄.”

  “.”

  李骡子一时语塞,不知该说甚。

  在他认知中,都统夫妇都是值得尊敬的人,他们怎会做这种缺德生意?

  眼瞅李骡子许是误会了,武同忙到:“骡子哥,这‘将士家园贷’不收利!并且可以分三年、五年或八年还清,每月还一部分就行了。若我贷四十贯分五年还清,每月还六百六十钱就行,我那饷银足够还贷了,还不影响家里吃嚼”

  武同又指了指院内一角的猪圈,继续道:“我爹也从鹭留圩农垦集团下属的家畜合作社认养了两头猪仔,等养大了农垦集团称重回收,又是一笔进项。”

  李骡子却没心情看那两头猪仔,若不是他听说四大行是令人的产业,恐怕第一反应便是不信世上有不收利钱的印子钱。

  “若是令人的钱庄,倒有可能做这善事。”李骡子不理解其中的经济联系,但对都统夫妇的崇敬却让他迅速接受并认同了这件事。

  “那可不,如今这‘将士家园贷’只对咱留守司将士开放,旁的人想使还使不来哩。”武同自得道,随后却想起另一件事,不由一叹,生气道:“我听说,不少商户都想使都统这笔无利钱,他们想鼓动军中暂时不盖新屋的袍泽也贷了这笔钱,商户们再出些手续费从袍泽手中转借.”

  “哦?还有这种事?”

  李骡子不动声色,职业敏感却让他马上把此事记在了心上。

  果真是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

  一项改善将士居住条件的好事,商户们却像嗅到血腥味的苍蝇一般,察觉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。

  如今商户之间互相拆借,月息也在五分以上。

  若是放与农户的印子钱,更加离谱,月息一毛起步、三毛不稀奇,并且复利计息

  慢则七八月,快则三月,本钱便翻一倍。

  无息到三毛息之间利差怪不得有人动心。

  武同依旧忧心忡忡,道:“兄弟们可不能犯糊涂,不然就是帮着外人坑都统.”

  李骡子默不作声,却已经开始盘算回去后怎么向陈初写关于此事的报告了。

  这时,却见一名身材健壮的年轻人,穿着蓝色衫,像是还没习惯泥泞地面,双手提着下摆走进了院内,直奔猪圈。

  武同见状,和爹爹连忙迎上前,称呼道:“徐里长,有事么?”

  那徐里长表情痛苦,似乎很不喜欢猪圈的异味,却依旧强忍着站在圈前,态度倒是客气,“武老丈、武什长,我来看看这猪。对了,前几日发给你们的艾叶干粉可掺进猪食中了么?”

  平日武同不在家,喂猪这事都是武老爹负责,后者忙道:“徐里长,已照吩咐,按五十兑一的量加进了猪食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徐里长故作老成的点点头,想说几句什么,却好像忘记了,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个封面上写着《家猪饲养三十事》的小册子,翻到折了书角的一页,照本宣科念道:

  “艾草营养价值甚高,艾叶中含有芳香油,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代谢,改善肉质,并有抗菌作用。猪粮中添加2%的艾粉,平均日增重可提高5%~8%,饲料报酬上升7.5%~12.3%”

  徐里长摇头晃脑的念着,武同父子完全听不懂,他们觉着,只怕里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甚。

  “这都是鹭留圩农研所的研究成果,武老丈可记牢了,莫不当回事。”

  念完后,徐里长又嘱咐一遍,这才转身往院外走,走到院门处似乎又想起一事,回头道:“武什长,听说你家要起新屋?需不需我帮你组织人手?”

  “谢里长关心,我军中袍泽今日都开始休假了,他们晚些会来家里帮忙。”

  武同拱手道。

  “好吧,有事了只管找我,如今我就住在原李癞子那院子里。”

  徐里长说罢,这才走了出去。

  他最后这两句关怀,让武老爹很是受用,将人送到门外后,不由回头看了看简陋的院门门楣上钉着的那块铁牌牌,上书:军人之家

  有了这块铁牌牌,据说能免部分税赋。便是这养猪的活计,也只对将士家属开放.猪仔不花钱,平日打些猪草又不费事,农人的气力最不值钱。

  以后猪仔养大了,便能换回一笔不小的酬劳,对干不了重活的老人再合适不过!

  武老爹不识字,却依旧乐呵呵抬起手,用衣袖擦了擦牌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,这才心满意足的背着双手、哼着小曲回到了院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ijing6.cc。时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ijing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